立即下载
40多年前,这位醴陵人就成为“世界四大名厨”之一
2025-11-15 16:59:08 字号:

40多年前,这位醴陵人就成为“世界四大名厨”之一

有人说,味觉是人体最忠诚的记忆库。世界之大,能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精准定位故乡坐标的,往往不是地图上的经纬度,而是舌尖上那一抹熟悉的味道。40多年前,一位来自湖南醴陵的游子,正是用这抹鲜活的“湘味”,让世界记住了中国湖南的坐标。他,就是被誉为“湘菜出海第一人”的钟武雄。

图片

1981年,当世界厨师联合会将“世界四大名厨”的桂冠授予这位华人时,湘菜,这一源自中国内陆的地方菜系,终于在世界美食的版图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印记。钟武雄用他的一生证明,一口地道的家乡菜,不仅能慰藉乡愁,更能成为沟通世界的语言。

挥别外交场的方舟,开启新的航向

钟武雄的起点,并非灶台,而是书斋。1918年,他出生于醴陵官庄乡一个书香门第。祖父钟海闾是当地著名教育家,倡办新学。在祖父的熏陶下,钟武雄受到良好的教育,并立下远大的志向。1946年,他通过全国高等文官外交官及领事馆考试,1948年,他赴任中华民国驻美国休斯敦领事馆副领事。

历史的转折,常常改写个人的命运轨迹。钟武雄到美国不久,国内形势剧变,人民解放军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会战,将国民党精锐主力全部歼灭,百万雄师打过长江,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总统府,国民政府土崩瓦解。国民党外交部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心思顾及海外派出的外事机构。有段时间,驻美国休斯敦领事馆与外交部竟失去联络,经费来源突然中断,钟武雄支领不到薪金,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生存,钟武雄不得不携夫人在异国他乡另谋生路。1953年,他们在休斯敦的新开发区,创办了第一家“湖南小吃”。人生的航向,从国际政治的舞台,转向了烟火升腾的厨房。这看似无奈的“下海”,却意外地开启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美食文化传播之旅。店铺初开,无例可循,他凭着湖湘人“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与夫人一起摸索。他常说一句醴陵家乡的俗语:“草鞋冇样,边打边像。”没有现成模式,就在实践中创造模式。

他敏锐地意识到,要让湘菜在美洲大陆扎根,必须进行一场“本土化”革命。他巧妙地将中式烹饪精髓与美式口味偏好相结合,开创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但这场革命的核心,他始终牢牢锁定在“湖南特色”上。最经典的例子,是他凭记忆成功复刻了醴陵乡下祖母的腊肉绝活。从选料、腌制、风干到熏制,每一个环节他都精益求精。当那盘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腊肉端上餐桌时,不仅征服了海外华人的胃,更让无数美国食客惊叹不已。

将故乡的辛辣,译为世界的“通用语”

钟武雄以特有的细致和智慧,处理着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面对湘菜的灵魂“辣”,他并未强行灌输,而是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引导策略”。他将辣味细分为微辣、小辣、大辣,对不同顾客区别对待。对于好奇初试的外国朋友,他会友善地建议从微辣开始,如同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他们一步步领略辣味的层次与魅力。这种尊重差异、充满人情味的经营哲学,使得“湖南小吃”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成了一个文化交流的温暖空间。

“湖南小吃”的成功,像一粒火种,迅速形成燎原之势。钟武雄稳扎稳打,先后在旧金山开设了6家连锁店,家家食客盈门。他极具前瞻性地启用了大批大学毕业生担任分店经理。在他看来,餐饮不仅是手艺,更是文化。唯有“知书”,方能“达礼”,才能将湖南菜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与传播。

钟武雄的抱负,远不止于经营好几家餐馆。他决心系统性地将湘菜推向主流社会。他做了一件在当时极具开创性的事情,用英文撰写并出版了《湖南菜谱》。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湘菜的选料、刀工、火候和烹制程序,并配以精美图片。在当时的美国,如此系统介绍一个中国地方菜系的专著极为罕见。它的出版,在餐饮界和新闻界引发了巨大轰动,甚至影响了一位德国女记者辞职投身餐饮业。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以《湖南菜王·钟——来自醴陵乡下的“原子弹”》为题进行报道,将“湘菜热”推向高潮。

钟武雄的厨艺,不仅停留在餐厅和书本,更活跃在各类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最让他感到荣幸的事情之一,是应夏威夷选美委员会之邀,在“旅游皇后”庆典上进行厨艺表演。他行云流水的操作和地道的湘味,赢得满堂彩,让他在异国他乡深切感受到作为中华美食文化使者的自豪。

图片

而人生的高光时刻,在1981年到来。经过世界厨师联合会数月的严格评审,钟武雄,这位来自中国醴陵的湘菜厨师,与法国、意大利的名厨以及美国白宫主厨并列,被评为“世界四大名厨”,并荣登榜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厨艺的最高肯定,更是湘菜乃至中餐真正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1年,湖南省政府授予他湘菜“终身成就奖”,誉其为泰斗,实至名归。

功成名就后,留下鲜明“中国印记”

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成为“世界名厨”后,钟武雄夫妇依然保持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简朴与谦逊。他们在美国定居多年,却始终以祖父手书的“思补过,学吃亏”为座右铭,诗书传家,儒学为尊。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位游子深沉的家国情怀。他们将自己毕生积累的巨额财富,几乎全部捐出。在长沙捐资助学,在醴陵捐资建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设立律师奖励基金、在各中小学校捐赠等,总额超过千万元。他们并非过着豪奢的退休生活,反而一直清俭自持,将心血用于回馈桑梓。

为了不让子孙忘记根本,他多次安排在美国出生的后代回到醴陵官庄桃花村,溯源认宗。为纪念祖父、教育家钟海闾,他不仅在家乡修建“海闾堂”,还出资在醴陵仙岳山创办钟海闾纪念馆,让先辈的革命事迹与教育精神永续流传。

1982年,钟武雄做了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情。他在美国旧金山一片美丽的海滨,立起了一座刻有“中国海滩”(China Beach)的花岗石碑。这座石碑取代了过去的残旧木牌,与金门大桥遥相呼应,不仅成为旧金山的新地标,被正式标入美国国家地图,更成为海外华人奋斗史的一座精神丰碑。他因此被亲切地称为“滩主”。这方石碑,如同他传播的湘菜一样,是在异国他乡刻下的一个鲜明的中国印记。

图片

2017年,钟武雄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9岁。他的一生,从醴陵山村到世界名厨,从外交官到餐饮巨擘,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他留下的不仅是人们记忆中的舌尖美味,还有那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和一颗赤诚不变的中国心。

(参考资料:《世界名厨、慈善家—钟武雄》,作者:晓菲 文志勇)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洁

编辑:龙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