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爷爷,找到你了!” 10月18日凌晨,随着这声欣喜的呼喊,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在醴陵市均楚镇樟桥村附近的一处山坳里,醴陵蓝天救援队成功寻回了已走失近15个小时的95岁老人,为这场持续6个小时的搜救画上圆满的句号。
“请问是蓝天救援队吗?我们家95岁老人不见了!你们可以帮忙找找吗?”10月17日晚8时许,醴陵蓝天救援队接到一通焦急的求助电话。求助者称,家中95岁老人于当天上午11时左右进山采摘茶籽后走失。此前,家属、村民和民警已开展搜寻,但因为搜寻范围不明确,加之醴陵当天气温变化较大,直至夜晚仍无线索,家属希望通过蓝天救援队增强搜救力量。
接到求助后,醴陵蓝天救援队迅速集合,于当晚11时抵达现场。然而,搜救过程远比预想的艰难。据队员彭雪平描述,搜救区地形复杂,树木丛生,队友们只能在无路可寻的陡峭山坡上摸索前行,加之山中通讯中断,现场与后方指挥部一度失联,给搜救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山中气温降至20℃以下,细雨仍在持续,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对于一位九旬老人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独自挨过漫漫长夜,每一秒都是煎熬。
在搜寻一度陷入僵局时,无人机带来了关键突破。救援队启用的热成像无人机在夜空中捕捉到一处微弱的热源信号。队员们立刻操控另一架无人机飞近确认,最终确认该热源为走失老人。
10月18日凌晨2时许,队员们根据精准定位,找到了蜷缩在树下的老人。幸运的是,老人意识尚清,身体无大碍。“当时山中体感温度很低,极易引发失温,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老人可能出现体力不支等情况。”彭雪平事后心有余悸地说,“热成像无人机是这次搜救的‘大功臣’。”
每一次救援都是与时间的较量。醴陵蓝天救援队提醒广大市民,多关注家中老人动向,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为老人佩戴GPS定位器等防走失设备,能在突发情况下争取到宝贵的救援时间。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蒋百稳
本文链接:https://wap.lilingnews.com/content/646954/66/1537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