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场全球顶尖花炮行业会议,5大“醴花潮玩”活动,8场全球顶尖花炮论文交流,7场独具特色的艺术焰火燃放。烟花与星空交汇,渌水与梦想同频。4月21日,第19届国际烟花论坛和首届湖南(醴陵)烟花爆竹产业博览会在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醴陵共同见证一场关于艺术、文化与产业的盛宴。
这是国际烟花论坛继第14届(2013年,长沙)之后,时隔12年第二次在中国举行。醴陵,以“醴花”为媒,迎八方来客,为宾客呈上一场饕餮盛宴。
作为中国四大花炮主产区之一,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花炮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共同谋划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划,解读花炮生产安全和制作工艺,探讨焰火燃放和经营管理等业务,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一场高朋满座、群贤毕至的盛会正在开启。
第一届国际烟花论坛于199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如今,这场被誉为烟花行业“达沃斯”的世界级行业盛会,何以花落醴陵?
醴陵为什么要举办国际烟花论坛?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聚焦优势产业,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近年来,醴陵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厚植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不断推动陶瓷花炮等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守正创新、转型升级。然而,就对外开放来说,醴陵需要更加敞开大门拥抱世界,举办国际烟花论坛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2023年4月28日,在马耳他举办的第18届国际烟花论坛大会闭幕式上,国际烟花论坛学会董事会主席爱特劳·康特斯塔比宣布:由醴陵市获得第19届国际烟花论坛举办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花生产国,制造了全球90%的烟花。我们满怀期待,希望本次论坛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期待在这里能看到新颖的烟花产品,在创新方面能涌现出更多的奇思妙想。”国际烟花论坛学会董事、副主席Mitsuru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拥有醴陵、浏阳、上栗、万载等闻名遐迩的烟花城市,之所以选定醴陵,正是看中了醴陵悠久的烟花历史、深厚的烟花文化底蕴。
国际烟花论坛1992年创立,包含论文宣讲、产品展览和焰火燃放,被誉为烟花行业的“达沃斯”,是全世界烟花爆竹行业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交流展示论坛。本次论坛和展会,聚焦服务烟花爆竹主导产业、重塑醴陵烟花爆竹形象、彰显醴陵城市品牌,将助推醴陵烟花产业向绿色高端转型,同时吸引更多全球客商签约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醴陵烟花”从传统制造向文化品牌升级,为这座“中国花炮之都”注入新动能。
国际烟花论坛为何选择醴陵?
底蕴厚,醴陵千年花炮文化薪火相传。
能否举办顶尖的世界级盛会,能否承办重量级的产业大会,能否一再成为行业聚焦的中心,历来都是城市能级、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见证。延续三十余年的世界级盛会时隔12年第二次选择中国城市时青睐醴陵,也正是这座千年“花炮之都”在花炮产业中出类拔萃的体现。
打开世界花炮产业版图,中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醴陵在其中占据重要一席。
醴陵与花炮的命运交集,最早发生在1400年前。唐代《异闻录》曾记载过:时闻有人被山魈所害,连唐太宗李世民都被惊扰得龙体不安,遂下诏全国求医。居住在醴陵麻石小镇的猎人李畋费尽苦心研制出了爆竹,成功驱祟避邪。后来李畋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如今醴陵市的李畋镇,便是来源于此。
南宋时期,造纸技术和火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文明传播速度,也促进了鞭炮生产制作技术的全面改进。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鞭炮主产区醴陵几乎家家户户利用农闲时间从事鞭炮加工,家庭作坊式生产成为普遍现象。到明清时期,醴陵花炮已形成完整工艺体系,从手工卷纸、配药到扎筒结鞭,匠人凭借世代相传的技艺,将火药与艺术完美融合,成就“浏醴花炮震天下”的美誉。
20世纪80年代,醴陵率先推进花炮生产机械化改革,突破传统作坊式生产的局限。全国四面八方的采购商齐聚醴陵,一大批花炮企业陆续成立,醴陵花炮产业以东乡为轴心向四乡辐射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并逐步形成了由分散的作坊生产向相对集中的分工序和生产流程的转变,由单一的鞭炮向花炮并举转变;市场由内销为主向内销出口并举转变,赢得“中国花炮之都”的美誉。
实力强,产业升级与办展经验并驾齐驱。
醴陵的花炮产业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实力的彰显。传承发展至今,醴陵成为全国主要的花炮生产、出口基地之一。“醴陵花炮”“醴陵烟花”“醴陵爆竹”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涵盖9大类、4000多个品种。如今,醴陵有七分之一人口从事烟花爆竹行业,续写着一个产业的传奇。
“当你想到或谈到烟花时,你当然会提到中国,而醴陵在全球烟花出口占据重要地位。国际烟花论坛作为烟花行业最专业、最盛大的论坛,我们诚挚地希望将ISF引入醴陵,并与世界分享醴陵的烟花文化。”国际烟花论坛学会董事、副主席Jorge Marquez表示。
近年来,醴陵积极响应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建立了“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张清单、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爆款产品打造与高端化进阶,烟花零售连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等方式,焕发了新活力。全市176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依托科技创新,推出了“方方得利”“大年初一开门炮”等广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巩固了醴陵在全球烟花行业的竞争优势。
“全球90%以上的烟花都来自中国,但是花炮行业更多的是区域性展会。所以国际烟花论坛学会考虑到,中国作为烟花的主要产地,他们希望有机会能够回到中国,再来举办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国际性的烟花论坛。”醴陵市烟花鞭炮总商会副会长黎毅介绍,而早在2018年,国际烟花论坛学会就与醴陵取得联系。加之醴陵有好的硬件设施、区位优势,如果能将全球的客户吸引来醴陵,能够更好地将醴陵花炮品牌推向全球。
与此同时,醴陵丰富的办展经验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自2015年以来,醴陵已成功举办多届花炮博览会,积累了从策划、招商到接待、宣传的全链条经验。
2018年4月,第三届中国烟花爆竹博览会在醴陵举办,期间,5个醴陵企业与美、德、日等外商的贸易合约,20个醴陵企业与国内供销企业的经贸合约进行了集中签署,签约总金额达23.5亿元;2019年4月,第四届中国烟花爆竹博览会暨2019醴陵烟花爆竹交易会上,36个项目在醴陵集中签约,总金额达128.56亿元;2024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烟花爆竹博览会暨2024醴陵烟花爆竹交易会召开了“绿色烟花 引领未来”烟花绿色发展论坛,共同推动烟花爆竹行业环保创新,扛起了行业绿色发展的大旗。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花生产国,所以这里是我们一致认为举办国际研讨会的理想之地。这次来到醴陵真的令人印象深刻,醴陵为第19届国际烟花论坛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样的氛围下让我们有了很棒的体验。”国际烟花论坛学会董事、副主席Paul Csukassy高兴地说道。
此次国际烟花论坛,醴陵不仅首次采取中外联合举办模式,还精心设计了29项活动,包括论文交流、主题焰火展演、出口产销对接会,彰显了醴陵对接国际标准、打造一流展会的能力。这种产业实力与办展经验的“双轮驱动”,让醴陵在竞争中拔得头筹。
站位高,内卷式创新与文旅融合的全球视野。
醴陵的成功不仅在于守正,更在于创新。这种创新并非盲目跟随,而是带有强烈“内卷”色彩的自我突破。面对邻近的浏阳在花炮产业的领先地位,醴陵没有选择简单的模仿,而是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突围。
近年来,醴陵抢占文旅先机,推出文旅融合八条措施,立足产业地域特色,打造来醴陵“捡瓷器、玩烟花、吃小炒、看大剧”的文旅IP,持续推动城市整体品牌出圈。这种“卷自己”的精神,让醴陵的花炮产业焕发新生机,也为国际烟花论坛注入了鲜活的创意元素。2024年,醴陵累计接待游客1102.27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2367亿元,展现了醴陵文旅的强大引流能力。
更重要的是,醴陵以高站位的文旅融合战略,为论坛赋予了更广阔的意义。作为“千年瓷都、花炮之都”,醴陵拥有115处景点,涵盖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工业旅游。从渌江书院的千年文脉,到醴陵陶瓷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再到陶子湖畔的焰火盛宴,醴陵以“陶瓷+文旅”“花炮+文旅”的模式,将产业、文化与旅游深度整合。
国际烟花论坛期间,醴陵美食嘉年华、千年瓷都捡好瓷、网红拍了拍这醴等活动,将进一步放大醴陵文旅资源的全球影响力,让每一位来宾在烟花的璀璨中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国际烟花论坛:醴陵的新名片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花炮行业“全景展示会”。
176个标准展位,108个特装展位,展会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规模前所未有。”展会执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会不仅有来自各主产区的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60多个国家的客商和友人,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烟花爆竹产品、生产机械设备以及花炮原辅材料等参展,汇聚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和知名企业。
这是一次颠覆传统烟花观念的全新体验。更科技、更安全、更环保。展会还以走秀的形式展示烟花鞭炮精品,更有文旅创意烟花、非遗工艺等科技新秀,见证“文化+科技”的双星闪耀。
这也是一次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产业交易会”。一场场论坛,将促进产区与产区交流;一场场订货会,将加深产区与销区的无缝对接;一次次思想的碰撞,将升级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深度对话”。
国际烟花论坛落户醴陵,是文化底蕴、产业根基、展会实力与文旅魅力的共同选择。醴陵以千年花炮文化为底蕴,以成熟展会经验为支撑,以文旅融合为延伸,构建了“产业—展会—城市”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规格高、含金量高、层级高,这场盛会,将为“中国花炮之都”迈向“全球烟花文化中心”再添新动能。
当下的醴陵花炮产业有了新定位、新空间、新动力、新使命、新担当。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蒋百稳
本文链接:https://wap.lilingnews.com/content/646948/66/1489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