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美学印象之四 | 渌江,永恒的情怀之河
2025-02-20 11:26:38 字号:

美学印象之四 | 渌江,永恒的情怀之河

美学印象之四

渌江,永恒的情怀之河

曾玄风

很多时候,脑海里总是不停飞翔一群游鱼,它们不同于掠过天空的飞鸟那样,来得轻快干脆,来得去无影踪。因为,游鱼会在我心底留下无法淡去的影像,甚至还会尾随我,在一阵浪流上、一片水光中,不时闪烁我的关乎河流、关乎情怀的伤感和忧虑,当然还有很多期许。

图片

喜欢漫步渌江两岸,悠闲里、恍惚中,或能听见老子依稀在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人会在半睡半醒之间,热衷于舌尖上的贪婪、鼻尖上的享受、脚尖上的肆意,不屑去关注身边那条日夜不息的河流。其实,渌江流过昨天,流到今天,不论见过多少、听过多少、做过多少,从来不会居功自傲,依然不知疲倦、不计回报,默默地流向明天。我们应该要在快速度蜕变、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认真审视渌江之于当下的主要意义和重要价值。

图片

图片

渌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渌江是醴陵境内的主要河流,全程168.8公里,境内长63.73公里,流经13个镇街。渌江养育了醴陵人。如果没有渌江,醴陵人肯定会失去很多灵气和生机。日月径流,渌江孕育了“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这精神涵盖着移民文化、产业文化、书院文化孕育的内在特质。从历史上几大移民,到各地贤达到醴创学兴业,让“醴陵人少存门户之见”;从富里麻石人李畋发明爆竹,到发展演变为绚丽烟花;从汉代陶器、宋元青瓷、清末粗瓷细瓷、“东方陶瓷艺术高峰”釉下五彩瓷,到驰名海外的“红色官窑”“当代国瓷”;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到渌江书院的文脉昌隆;从李立三、左权、耿飚等的无私无畏、挺身而出、铁肩担当,到程潜、陈明仁的深明民族大义;从“慈悲为怀、善待众生”养成醴陵人的“善根”,到乾隆年间彭之冕独资修桥、民国年间陈盛芳倡修渌江桥:这一切的一切,渌江从来就是以母亲的身份,在从一而终地培育、亲历和见证。对大自然、对土地、对河流,无论有着怎么深的感情,这感情都绝不是矫情,那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真挚感情。对渌江,就应该像对母亲那样,心有所属,心怀感恩,心存真爱。

图片

渌江,是我们的形象河。渌江的外在形象,是醴陵的“颜值担当”。渌江从城区蜿蜒而过,这是大自然赐给醴陵人的天然胜景。在美之爱之惜之的同时,还要好好开发渌江在城区的十多公里河段,考虑将河水水面适当抬高,更好满足人们临水亲水的意愿。同时,加快治理河流污染,让渌江呈现白天绿树成荫、晚上灯光如画、河水清澈见底、岸边人流如织的美丽景观。这是何等美妙之事啊。还有在渌江边上,广电游园、桥西广场等微公园建成开放,成为美的点缀。渌江的内在气质,是醴陵的“文化代言”。你看,渌江两岸边,先农坛、清代文庙、状元芳洲、渌江古桥、起元塔、泗州寺、财源塔、文笔峰等一字排开,何等韵味。渌江的潜在魅力,是醴陵的“形象出圈”。陶瓷博览会、花炮博览会、“炒粉节”、“捡瓷器”等文旅IP强势破圈,让醴陵城市形象更加光彩夺目。

图片

渌江,是我们的发展河。陶瓷、花炮是醴陵两大支柱产业。如果利用渌江,赋予其更深的文化内涵,再发展一些配套设施和服务产业,助力产业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令人欣慰的是,每一届市委市政府接续努力、久久为功,让渌江两岸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瓷城古韵·一江两岸”让百姓拍手称快。该项目集防洪、景观、旅游、道路管网、旧房改造、文物修缮、商业开发为一体,是城市形象的核心区、城市文化的展示区、城市商贸的集聚区、城市生活的休闲区。醴陵“莱茵河”正呼之欲出。在我们眼前,一江两岸已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全新长卷,随意选取几个画面,都足以让人陶醉、让人自豪——白天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夜市美食琳琅满目、风情浓郁;历史街区重拾记忆、唤醒豪情;商业街区人声鼎沸、一派繁华。醴陵人的幸福笑容就是瓷城大地最美的风景。看到如此景象,渌江怎么能不碧波荡漾?醴陵人怎么能不心潮澎湃?

图片

渌水悠悠,大爱无言。她的谦逊、大度和执着,激励一代代醴陵人顺着母亲河的不变方向,以不怕输、不怕苦的精神,以爱之切、为之拼的情怀,开拓无可限量的生命航程。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兰薇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