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印象之二
渌江,浪漫的美学之潮
曾玄风
渌江,是醴陵人的母亲河,理应对她多怀一点敬畏,多存一些崇拜。浩浩渌江,从久远悠长蜿蜒而来,充当过多种角色,担当过诸多责任,不论风云变幻,依然不舍昼夜奔流前行,不计回报滋润瓷城大地。
渌江,是一位情怀浪漫、手法写实的艺术家。她从江西万载县金钟湖出发,日夜兼程,不知疲惫。她精通美学、文学、音乐和摄影等各种艺术。她放声欢歌,或独唱,或对唱,或合唱,每次演唱句句真唱、场场免费;她变幻倒影,创造画作,或搬运工人装卸货船,或红粉佳丽挥槌捣衣,或龙舟大赛鼓声喧天,每一幅作品随时随地无偿展览;她移步换景,设计情节,随时更新一部部高潮迭起、风情浓郁的地方长剧;她触景生情,所见一切诗兴大发,见风赋风、见月咏月、见云谈云、见人歌人、见山吟山、见鸟颂鸟,无不出口成章。渌江是天底下最多心、最多情、最多才的河流。流经之地,就很有故事、极有美感、富有风情。你看,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河中小岛,她可轻轻一绕,谈古论今便成了一个芳草萋萋、美不胜收的状元洲;即便是一块平凡的山头石块,她可微微一望,诗词歌赋便成了一个寄寓愿望、卓尔不凡的文笔峰;即便是一个并不显眼的斑驳小塔,她可慢慢一琢,谈天说地便成了一个象征运气、气势不凡的财源塔。你说,渌江的艺术灵感和创造才华,是不是挥洒不尽、取之不竭呢?
渌江,是一位不嫌卑微、慈悲为怀的慈善家。她胸怀博大,从不攀附权贵,还会低下脑袋、俯下身子,不时在低洼之处,不厌其烦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从不喜大忘小。一缕无所依附的水草,一只无家可归的鱼虾,一条隐姓埋名的泥鳅,都可在她怀里寻得归宿,甚至问得泅渡险滩的诀窍。她总是怜小惜弱。即使是再平凡的人,也可驻足歇息,或舀一瓢水畅饮,以解饥渴,或捧一把清水,洗去积尘多日的污垢,加快还得前行的脚步,或索性以水为镜,在无人争夺的河岸照出人生自信和尊严。她从不劫富,却能“济贫”。她裸露肌肤,忍受龟裂之苦,也要空出一片肥沃之地,让勤劳的人在河床上辟开几亩菜地。她从不嫌顺,却可“从逆”。当你身处逆境,可卸下包袱、抛开忧愁,面临悠悠渌水毫无顾忌尽情倾诉,让满身忧伤随波而逝。突然间,似乎悟透一个命题——天下的河流为何不愿直行,总是蜿蜒曲折绕路而行?渌江曲曲折折流过醴陵,哪怕是某些贫瘠之地,也要把它搂在怀里,尤其是流经城区时,更加不忍急着离去,牢牢地把醴陵这城抱在臂弯里,喃喃细语诉说不悔的情怀。这种因势绕弯、慢流延时,正是为了多行走一段路程、多掌握一点民情、多帮助一些贫弱吧。
渌江,是一位无所不能、无中生有的创造家。有人说,河流是上苍花了亿万年的精力培养而成的工程师,我深信不疑。养成了一个习惯,一到渌江河边,喜欢在河滩上寻找砂石,让细细沙粒从指间慢慢划落,让形状各异的石块在掌心默默游走,让一些枯枝残叶在鼻尖静静停留。这些举动,无非是想透过这些在河边酣睡不醒的东西,触摸到过往时光的遭逢际遇。其实,醴陵这座千年古城,很多往事都是镌刻在渌江身上的。你也不得不惊叹于渌江的无穷原创力。她用奔流不息的血液,凿通万山,连接东西,最后在城区形成九山一水的山水格局。她用肥沃硕大的躯体,培育万物:农业丰产,成为“亩产吨粮第一县”;林业发达、树种丰富,覆盖一片绿色的海洋;畜牧业、渔业发达,呈现一派鱼米之乡的丰收景象;蔬菜物种多样,庄埠芋头、神福菜藕、贺家桥玻璃椒等成为上品;特色佳肴,驰名域外,醴陵腊肉、醴陵黄菜等深受欢迎,树立湘菜的重要品牌。她用甘美醇香的乳汁,养活万民,锻造了“开放、包容、大气”的醴陵精神。她用沉淀千年的精髓,灌溉万世,孕育“农耕、人文、陶瓷、烟花”四大文化基因,使醴陵成为美名远扬的“千年瓷都”。此种创造,渌江总能无师自通、无往不利、无所不能,这肯定是得益于她“利天下而不自利一分,育万物而不独占一物”的品行吧。
渌江,是一位行在路上、不知疲倦的旅行家。渌江行吟湘东大地已是千年之久,越群山、游天下、赏万物,一路奔波,一路留下不可复制的行走记录。从古到今,醴陵这片热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件,无须化石刻下印痕,无须史册留下冗笔,全部定格在渌江河的眸子里和内心里。只要,耐心品读,就能读懂河水纯粹的语言和动情的讲述。她,见证过醴陵“因酒名县”,从秦至今已逾两千多年未曾更名的坚持和厚重;见证过“越”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披肝露胆,凭战功由士卒拜为醴陵侯的荣耀和风光;见证过抑或是旧城被毁、地理欠佳或风水日下,醴陵治地由中三洲东迁现址的升平和快意;见证过让历史烟尘深埋数千年的商代象尊无意中被掘出以重见天日的兴奋和狂喜;见证过留仙寨上18姓居民为躲避战乱,砸碎锅子、各执一片,凭证重聚的无奈与悲壮;见证过为了休养生息,广大移民从江西、广东、福建潮水涌入的和谐和浩荡;见证过醴陵人在变数中求生存,在求同中存异,内化为固执且善变、崇文且尚武、压抑且张扬这一独特品性的自信和豪情。
渌江,是一位无私奉献、劳苦功高的哺育家。她哺育了勤劳勇敢的醴陵儿女,孕育了多少风流人杰。翻开历史的书页,可顺着时间的轴线,去领略他们的风采。不说傅熊湘、宁调元、袁昌英、吴寿祺、李石岑、黎澍、刘佛年、汤飞凡、彭道儒、阳明珠等文苑英才,不说彭之冕、文俊铎、陈盛芳等社会名流,单说这些于乱世中叱咤风云、于治世中一心为公的军政要人吧。杨大异身为南宋理学名臣,志趣淡薄,为政清廉,一心为民,曾因英勇抗击蒙古军队而名闻天下;程潜身为“湖南家长”,出身耕读世家,长期担任军政要职,带动大批湖湘才俊走上历史舞台,并在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中,顺应军心民意,领衔“湖南和平起义”;李立三一生充满传奇,而立之年身居高位,面对三个月的“立三路线”错误,愿用三十年的时间来承担,如此担,至今有口皆碑;左权戎马生涯,战功赫赫,在生死的当口,用年轻的生命兑现对党的忠诚和为国家慷慨赴死的大义。人才辈出,说之不尽。这些人,只是醴陵人的优秀代表。他们在渌江两岸,树立标杆;他们在人生坐标,闪耀光辉。
流淌,没有终点;浪漫,没有尽头。渌江河,还将以母亲的情怀默默注视,以美学的视角暗暗创造,碧波荡漾,映照万物。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兰薇
本文链接:https://wap.lilingnews.com/content/646946/52/1471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