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惠民生
财政奖补助振兴系列报道(二)
编者按
近年来,醴陵市财政局积极推动申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范运用财政奖补资金,涵盖村级层面的道路硬化、水利整修、村庄美化亮化等,“一事一议”民生工程在全市遍地开花,惠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
农业是民生之本,水利更是农业命脉。在我市的广袤田野间,一项项关乎民生福祉的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连日来,明月镇盐山村的一处水渠正在开挖建设,十多名工人忙碌不停,有的在拌料有的在砌砖墙,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以前这是一条废渠,涨水时节水就排不出去,漫上来给我们的农田带来了很大危害。”村民杨龙发家就住在不远处,在附近种植了几亩水稻和蔬菜,排水不畅、积涝成灾,令靠田吃饭的他十分感慨。
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困扰,明月镇盐山村村委会召开会议,通过一事一议民主议事,决定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对水渠进行整修加固。目前,该处水渠已于1月15日完工。
“现在终于要把它修好了,这真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实事,也是做了一件好事。”重新开挖的水渠慢慢显露出雏形,令杨龙发和其他村民们高兴不已。
2024年,盐山村为这一水渠建设项目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获得资金20万元。2023年,盐山村集资50多万元修建了一处1.2公里的水渠,其中20万元同样来自财政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22年,他们还申请了河堤河坝的修建资金。盐山村党委书记黄均武介绍,这已经是盐山村连续第三年申请一事一议资金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对河堤河坝、水渠等进行了全面建设,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黄均武告诉记者,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与自上而下的财政奖补有机结合,极大调动了村民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畅通的水利设施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更保障了汛期的安全。
“通过这几年一事一议项目的推进,我们明月镇的水利、农村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进一步解决了村民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村民的幸福感大大增强。”明月镇财政办主任邓鹏展说。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量大面广,建设资金需求量高,面临投入不足等问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小资金带来的大效果,如同一个个点燃幸福生活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修建中
在李畋镇车上村,这里的改变同样令人振奋。新修建的渠道不仅解决了150亩水田的灌溉问题,还具备了排水功能。
“以前这里土地带沙子,保湿不足,经常缺水。现在水渠修好了,灌溉能力大大提升。此外,雨季时,新修的800米渠道可以有效分流排水,防止下游100多亩农田被淹。”村党委书记陈身福说,这些措施辐射到马家洲、车上等多个组,惠及上千村民。
“现在种菜、种田都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灌溉问题。每年几十亩蔬菜和水田都能得到很好的灌溉。”村民陈友平感慨到。
“首先就是要加强对村级申报一事一议资金项目的审核,确保的确是老百姓期盼的民生工程。”李畋镇财政办主任魏智辉说,今后,将继续实施好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切实解决基层农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现实问题,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精准高效。
在浦口镇花椒村,村内年久失修的水塘经过一事一议政策的扶持,如今已经焕然一新。
“为了改善下方的灌溉能力,我们多方筹集资金,于今年10月份开工,11月完工。现在建成后的水塘能保障下方100余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大大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效益。”浦口镇花椒村党委书记兰林说。
“花椒村山塘水坝较多,这处水塘年久失修,我们正好就利用一事一议这个项目进行除险加固,希望惠及周边的老百姓,保障他们来年春季用水。”浦口镇财政办主任李今朝介绍,“乡镇财政办公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从立项招标到竣工验收,再到资金拨付,全程跟踪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同时,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支付审批流程,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2022-2024年,我市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累计投入13788万元,其中省级4587万元,本级920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我市村级道路、水利、村容村貌建设等。其中,投资2351万元,建设水利44775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在汇聚成磅礴的力量。未来,随着更多村级公益项目的推进,相信农村基础设施会进一步完善,民生福祉将持续增进,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将更加稳健,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匡凤
编辑:龙倩
本文链接:https://wap.lilingnews.com/content/646945/65/1464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