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时评
2025醴陵瓷博会系列评论——
相约世界,醴陵为何而“约”?
评论员 张 洁
湖南,正以科技赋能产业,以品牌叩响世界。在这片热土上,千年瓷城醴陵,正以灼灼匠心,回应时代的呼唤。
渌水长流,窑火不熄。从2015年首届瓷博会扬帆起航,到2025年9月29日,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即将华彩绽放,醴陵,这座深植陶瓷基因的城市,一次次吸引世界目光。我们不禁要问:醴陵向世界发出的这份邀请函,究竟“约”的是什么?
是约“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陶瓷,作为醴陵两大传统产业之一,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在一路奔涌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深厚底蕴。近代以来,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扁豆双禽瓶”成为中国文化象征符号,醴陵瓷更是走进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联合国大厦,多次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因而享有“国瓷”美誉。
指尖轻叩,清音回荡,是历史深处的回响;凝神细观,釉色生辉,是文明脉络的延续。
而醴陵之约,从不止步于往昔辉煌。2025年瓷博会,正是一座连接时空的桥梁。在这里,古老技艺与现代设计共鸣,传统匠心与数字智造交融。陶瓷产业博览会上,不仅讲述泥与火的淬炼匠心,还通过“陶瓷品牌创新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推动产业从“传统经典”向“经典与潮牌”并蓄升级。这是一场关于“如何让传统活在当下”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让东方美学照亮现代生活的积极探索。
是约“见”产业与创新的融合,共赏一场锐意蜕变的交响。
以八届瓷博会为媒,醴陵以开放的胸襟,推动产业与创新同频共振,聚合出升级的磅礴动能。
今日的盛会,早已超越商品展销的范畴,跃升为全球陶瓷产业的创新策源地。前沿新材料、智能新制造、绿色新工艺在此荟萃;高规格行业峰会、标准研讨会思想激荡。依托醴陵陶瓷研究所平台,深化“厂所结合”模式,醴陵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让人期待的是,陶瓷产业边界不断拓展:“陶瓷+科技”孕育高端工业元件;“陶瓷+艺术”定义生活美学;“陶瓷+烟花”演绎空中的浪漫诗篇;“陶瓷+美食”装点寻常生活的仪式感……一个“陶瓷+”多元生态圈正蓬勃生长。
更是约“创”共赢未来的平台,共赴一场合作共享的征程。
醴陵之约,深层次上是一场关于共建共享的全球实践。发挥多次举办展会的积淀优势,醴陵将积极助企“出海”,迎客“进门”。通过“醴瓷优品全球直采对接峰会”等重磅活动,组织国内百余家优质陶瓷企业参展,精准匹配供需,力争促成一批重大采购合同;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醴陵紧抓“一带一路”机遇,邀请中亚、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客商前来参展,不断拓宽内销外贸渠道。
历经八届迭代,醴陵陶瓷产业博览会已从一场区域性的行业展会,跃升为一张兼具全球产业影响力与东方文化辨识度的品牌名片。尤为难得的是,醴陵作为一个县域城市,成功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平台,这本身就是一种示范。醴陵邀约的,也是一次关于“小城市如何办大事”“县域经济如何链动全球”的宝贵经验分享。
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变局,醴陵之约更显其时代价值。这里,没有闭门造车的狭隘,只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没有墨守成规的停滞,只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没有零和博弈的狭隘,只有共赢共享的智慧。
相约醴陵,让我们共同见证传统在当代焕发新生,共同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的发展共同体。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精彩,为时代之问,提交一份精彩的醴陵答卷。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蒋百稳
本文链接:https://wap.lilingnews.com/content/646943/69/1531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