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没有五彩炫目,它却掀开了醴陵陶瓷“出海”新一幕
2025-09-25 18:23:51 字号:

没有五彩炫目,它却掀开了醴陵陶瓷“出海”新一幕

编者按:千年窑火,生生不息。这火光,映照过汉唐的釉色,也温暖过明清的匠心,如今,它正点亮着醴陵陶瓷通往世界舞台的航路。值此2025醴陵瓷博会即将启幕之际,特推出《醴瓷出海》系列报道,深入探寻醴陵日用瓷、艺术瓷、陶瓷新材料、陶瓷装备等行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赢得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提起醴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釉下五彩瓷——那一抹抹色彩交相辉映,曾是千年瓷都的骄傲。然而,在全球陶瓷产业加速升级发展的今天,醴陵陶瓷产业早已不是传统日用瓷、艺术瓷、电瓷“三驾马车”“领衔主演”的格局,在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醴陵市陶瓷新材料产业积极探索、持续创新,已然成为醴陵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醴陵的陶瓷新材料正在书写向“高精尖”转型,向“新材料”进军的答卷。

一批专注于陶瓷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企业,正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从本土走向全球,在医疗、机械、电子、环保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为醴陵陶瓷产业开辟出一条高质量的“出海”新赛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将要出口以色列的陶瓷新材料非标件

“我们主要用的原材料就是95瓷,有氧化硅、氧化锆等,这批产品计划是9月26日发货。”9月19日,记者来到湖南省国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一种上部为圆锥状下部是圆形基座的非标件,已经完成修坯摆放在旁,公司负责人柳其新介绍,这是为以色列一家化工公司定制的一种耐腐蚀设备组件。“我们主要是提供专业的定制服务,按照对方的技术要求、提供的图纸进行特殊的非标件的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疗等行业。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非标定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湖南省国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由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和醴陵市凯欣特种陶瓷厂共同出资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新型陶瓷材料及先进陶瓷结构件生产加工定制的源头公司,掌握氧化铝、氧化锆等特种陶瓷成型、烧结、机加工技术。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公司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专业的技术能力,迅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2024年销售额900多万元,预计今年销售额能达到1200万左右。”柳其新告诉记者,他们正不断升级机加工技术,提高机加工合格率,以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在布局高性能BN功能陶瓷粉体材料开发。去年上半年,公司与湖南大学达成合作,实验室落地后便投入到了研发当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陶瓷蜂窝蓄热体是我们目前的主导产品之一,是一种具有规则蜂窝孔道的高效蓄热材料,核心特点是比表面积大、蓄热效率高、热稳定性强。”湖南友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赞向记者介绍,陶瓷蜂窝蓄热体广泛用于工业热工设备节能技术方面,使工业热工设备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产量和改善质量,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除了陶瓷蜂窝蓄热体,公司主导产品还有蓄热式智能燃烧器等热工设备(蓄热式烧嘴代工)、特种耐磨陶瓷衬垫、其他高氧化铝特种陶瓷制品等。”

位于经开区产业园内的湖南友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公司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蓄热式智能控制燃烧技术研究,以及配套蓄热式智能燃烧器、蓄热式特种陶瓷开发与生产的民营科技企业。

据了解,友立智能拥有热工和新材料领域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相关产品先后被列入“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扶持项目”和“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先后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被湖南省评定为“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湖南省新材料企业”。

图片

湖南友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陶瓷蜂窝蓄热体

友立智能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长期保持技术合作,并与河北科技大学签订了长期有效的校企协作“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直接客户有五矿中冶集团下属中冶京诚、中冶南方、宝武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特大型企业,主要产品市场覆盖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欧洲地区。友立特种陶瓷研发的陶瓷新材料产品,达到了欧盟建筑用材标准。

“最近一个国外订单,是特种陶瓷蜂窝蓄热体产品,8月15日订货,预计10月初能到达法国。”彭赞介绍,公司出口供货部分主要依托央企海外工程部分或第三方平台完成,“主要参与项目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印尼青山工业园青拓控股钢铁项目、河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铁项目,目前正在执行合同供货订单有法国某钢铁集团客户订单,正在洽谈的项目订单有塞尔维亚生产管理二级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越南和发钢铁热轧技改供货项目(越南最大钢铁企业)、印度塞勒姆钢铁特种陶瓷产品供货订单等。”

“截至2025年9月,公司本年度已签订订单金额为3424.2万元,依托第三方出口部分占比约10%左右。”彭赞告诉记者。

图片

图片

华联、泰鑫等企业则依托深厚的陶瓷行业底蕴以及长期积累的精湛技术与丰富经验,果断开启转型升级之路,大胆涉足陶瓷新材料领域,成功实现业务的多元布局。

同样位于经开区产业园内的科一环保科技由华联瓷业与湖南大学联合成立,其中湖南大学技术入股占比19%,最终成功孵化平板陶瓷过滤膜。

据了解,这款陶瓷膜里,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10到100纳米孔径的“细小洞洞”,污水过滤后流出来,可以像自来水一样的清澈,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已应用于环保领域。2018年,这款全新诞生的平板陶瓷膜产品,就实现了2000万元的产值。

“陶瓷膜原理就是把膜放到污水里面,经过压力,把悬浮物、细菌和大分子之类的物质隔离在膜表面之外,通过的都是清水、小分子之类。平板陶瓷膜优势主要在于结构上,比往常的工艺会更强、更抗污,而且通量比往常的更大,在10倍左右,也比原来的更容易清洗。”科一环保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平板陶瓷膜产品目前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排头兵”。

图片

图片

科一环保科技平板陶瓷膜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醴陵市陶瓷新材料企业数量约三十多家,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械、电子、环保等多个行业。”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研发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醴陵敏锐捕捉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脉搏,紧紧追随时代趋势,于陶瓷新材料领域持续精准发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涵盖了更多的陶瓷新材料细分领域。陶瓷新材料产品的应用领域更是得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拓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械、电子、环保等多个行业。

尽管在醴陵陶瓷总体产值中占比不算多,但通过“服务精度”的持续提升,以及“技术深度”的不断突破,醴陵市陶瓷新材料产业相关企业始终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力。

在醴陵陶瓷企业的发货区,一批又一批陶瓷产品正被贴上国际物流标签,即将启程。

从以色列到法国,从化工设备到钢铁集团,醴陵陶瓷新材料产品正以“看不见的性能”,支撑着全球工业的“看得见的运转”,在全球市场舞台上演“好戏”。

记者手记:

采访期间,最打动我的不是订单金额和数量,而是企业负责人眼中那份沉静的自信。他们不再谈论“低价竞争”“市场份额”,而是反复强调“技术”“专利”“定制”“认证”。这种话语体系的转变,背后或许折射出的,正是中国制造业从“量”到“质”、从“有”到“精”的深层跃迁。

陶瓷新材料或许不像五彩瓷那样惊艳世人,但它正以另一种方式,让“中国智造”在全球产业链中赢得市场。它告诉我们,只要足够“专”、足够“精”、足够“特”、足够“新”,也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烧制”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蒋百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