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太阳丝毫不减盛夏的威风,阳光倾泻而下,透过枝叶在林荫路上洒下斑驳光影,晒得人躁动不安。我踩着树影慢步,带着同样躁动的心踏入了久违的醴陵一中校园。毕业多年,再次回到母校居然生出一种“近乡情怯”的别样情绪。校道上行人寥寥,但微风已飘来阵阵菜香。我盯着手中的餐票,打算先去食堂吃个午饭。
十二点十分,下课铃声准时敲响,清脆的铃声让我心头一颤。教学楼里瞬间涌出欢腾的人潮,奔跑的身影占据了我的视线,匆忙的脚步声回响在我耳边。此刻的我停在原地,看着年轻的他们从我身边跑过。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背着书包,冲出教室和朋友一起飞奔的自己。
“别愣着啦,赶紧去排队吧!”保安大叔的提醒把我从恍神中拉出。我收起回忆,跟着人潮走进了食堂。一进食堂,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没变,一切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大厅里早已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头顶上的风扇呼呼作响,吹来丝丝凉意。
我排在队列末尾,仔细打量着前面的学弟学妹们。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低头默背英语单词,嘴唇轻轻动着;旁边几个女生在激烈地讨论刚才数学课上的难题,为想出更优解题思路争论不休;排在后面的男生眼巴巴地盯着窗口菜单,嘴里念叨着菜名;还有的人趁此时机聊聊趣事八卦,谈天说地、乐趣横生。大家叽叽喳喳地将这短暂片刻填得满满当当,这一幕,清晰如昨日。回想曾经,我也是这群少年中的一员,站在同样的位置,和同伴谈天说地,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朝气。
终于来到窗口,我点上早已决定好的菜品。打饭阿姨手法熟练,每一勺都盛得满满当当。“这位同学是高三的吧?吃这么点怎么够呢?阿姨再给你多来点!要吃饱哈!”暖心的话击中内心柔软,好像毕业这么多年,已经习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当一个面面俱到的大人,突然有人如此待我,竟不知如何应对。好像回到学校、回到这里,我能卸下成年人的面具,做一个只要烦恼成绩的小屁孩。此刻我心中思绪万千,但为了不让后面的人久等,我只能整理好情绪,笑着对阿姨说了声“谢谢”。
接过餐盘,我来到就餐区,一眼望去座无虚席,学生们大多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有人匆匆吃完赶回寝室,有人则细嚼慢咽,品尝盘中美味。我抓住某位同学离开的间隙,顺利坐到座位。当尝到第一口小炒肉时,我的眼眶骤然湿润。没错,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肉片嫩滑、青椒开胃、锅气十足。肉片中和了青椒的辣意,一勺汤汁浇在饭上,瞬间安抚饥肠辘辘的自己。还有肉香四溢的鸭腿、外焦里嫩的小酥肉、酸甜可口的番茄炒蛋,每一口都是日思夜想的味道。我慢慢咀嚼,让滋味在口中蔓延,仿佛要把对一中的所有思念都吃回来。
饭后,我来到点心食堂,这里同样人头攒动。酥脆的春卷、焦香的炸串、柔软的肉包……这些小吃也还是以前的味道。望向角落里的座位,想起当年体育课解散后,和朋友到商店买碗泡面端到这儿来给自己加餐。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嗦完整碗,意犹未尽时来根肉肠,再感叹这真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
味觉是最长的记忆,一口熟悉的饭菜,就能唤醒整个校园时代。我仍记得为了抢到食堂前排,已然练就百米冲刺的本领;记得大课间和朋友一起跑去点心食堂买小吃,分享简单又满足的快乐;记得排队时不小心撞到别人,尴尬地红着脸道歉。这些在校园的点点滴滴,都化作记忆深处的片段,时常抚慰长大后疲惫的灵魂。
人群散去,食堂渐渐归于平静,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流淌在空气中的那份温暖。在这里,时光似乎可以倒流,青春仿佛从未远去,离校许久的我依旧能尝到熟悉的味道。
多年过去,食堂的硬件设施、菜品种类或许在不断升级变化,但学校那份对醴陵一中学子的深切关爱和对菜品的严格把控却始终未变。
如果你也同我一样,在想念这份味道,不如趁着金秋时节回来看看。我们的母校会永远敞开怀抱,迎接所有游子,常回家看看。
(作者系醴陵一中2020届毕业生)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彭佳欣
本文链接:https://wap.lilingnews.com/content/646943/66/1530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