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影子戏是不是真的快没“影”了?
2024-11-28 09:11:28 字号:

影子戏是不是真的快没“影”了?

一方白布就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是演员。当灯光穿过,乐声响起,小小纱幕,便见群雄逐鹿,烽火狼烟。方寸之地演绎出世间百态,唱出善恶忠奸、世间变迁,这就是皮影戏。日前,醴陵市文化馆组织皮影队走进浦口镇某幼儿园,为孩子们作表演。看到小朋友开心拍掌的场景,笔者才惊觉:已经二三十年没看过皮影戏了。

图片

作为一名70后,皮影戏是儿时村里常见的文化娱乐活动。村民家中但凡有红白喜事,常常会请皮影队来演一场。我的大伯就是一把好手,他会自己写剧本、自己唱、自己操作道具表演。尽管听不懂唱的什么内容,但是村民围聚一团、影子腾挪跳跃、鼓乐声声带来的喜庆热闹场景却深深印在脑海中了。匆匆数十年,蓦然回首,皮影戏好像也和我的青春一样,在岁月的长河中,从热烈到淡然,再走向寞落……

据说,皮影戏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去世后,武帝思念心切,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看到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便想到用棉帛裁成李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后,他在方帷内张灯烛,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后非常高兴,从此爱不释手。这个故事被载入了《汉书》。后来,少翁的后裔流落民间,把先祖的技艺加以改良,形成了皮影戏。

图片

这个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并在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的皮影戏,是工艺美术和音乐的结合体。它的道具制作工艺复杂:硬纸板的,通常要经过画稿、镂刻、敷彩、刷漆、缀结合成等工序(如果是皮质的,还要多选皮、制皮等4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它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与风格。演唱则广泛吸收戏曲、民间小调等营养成分,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而早在2006年,皮影戏已被评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08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保护名录扩展项目。醴陵的皮影戏也于2010年获批成为株洲市非遗项目。

在醴陵,皮影戏俗称“影子戏”,也被叫成“看影子菩萨”。它本为民间酬神之用,后来逐渐演变为讲述历史故事、宣扬忠孝节义的剧种。醴陵皮影戏表演剧目繁多、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据相关资料记载,1957年,东门上“民乐影戏院”演出的“封神榜”,就持续了二十多天,热闹非凡。醴陵皮影戏分布在官庄、左权、浦口、茶山等地,主要表演《杨门女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传统剧目,音乐腔调主要是湘剧和花鼓戏。

图片

今年69岁的王仙人温学付,是皮影戏株洲市非遗传承人。他说,自己1979年开始拜师学艺,最红火的时候是80年代。那时候,一个村都有几支皮影队,像他们那样名气比较大的皮影队,一年360天没得休息,有时候还要赶场子,生意红火得不得了。但是,从90年代开始,皮影戏演出就慢慢走向了低谷,到现在,全市可能都只有寥寥两、三个皮影队了。虽然自己带了有两个徒弟,但是也已经40、50岁了,而第三代弟子还没有着落。“文化馆组织我们去学校公益演出,我非常乐意,希望在小孩子的心里种下一粒种子。”温学付说。

传承断代的问题也困扰着茶山镇的左家欧老人。他说,现在和几个徒弟凑在一起,也能完成一场演出。但是最忧心的是,年轻人都没有兴趣学这个了。为此,七旬老人曾特意前往市文化馆非遗传承保护中心跟工作人员说,只要有愿意学习皮影戏表演的,自己可以免费培训,并且愿意将珍藏多年的道具全部相送。“只希望这门技艺不要在我们手里失传了。”老人话语里怅惘的寞落令人动容。

图片

相比心忧传承的两人,官庄镇的程正根则比较欣慰,他的90后儿子和儿媳已经传承了他的衣钵,成为这一项目的醴陵市级传承人了。他自己也非常乐于学习,曾参加了在湖南师大举办的培训班,潜心系统学习了一个月。“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还是要创新。不能与时俱进,就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图片

图片

打开了思路的程正根,开始让“老树发新芽”,2020年,他主创的《书记是个堂客们》在“艺抗疫情·云游湖南”主题作品创作和征集活动中被湖南公共文旅云平台收录,2023年创作的《程潜的故事》参加了渌江花月夜醴陵市2023年中秋游园音乐会演出。程正根表示,自己仍将立足本土,尽力演好“传承与创新”的大戏。

时空转换了岁月,皮影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态,遭到现代新媒体的淘汰似乎是大势所趋。但从这些老艺人质朴的话语里,我们能感受到他们跳动着一颗热爱的心,以及对根固文脉代代相传的精神温度。

图片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保留和传承,是对人类文化创造的积累和尊重。醴陵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干王楚仪表示,该中心会进一步加大组织皮影戏参加大型节会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也会进一步加大对皮影戏传承人的发掘和培养力度,全力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对此,笔者也希望,影子戏这项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不会真的没“影”了。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程耿孺

编辑:何菊婵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