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醴陵的瓷器,大家可能都听过“全世界每4个杯子,就有1个产自醴陵”,听过2008年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听过这里响当当的“国瓷”“红官窑”名号,甚至体验过风靡全网的捡瓷器……
醴陵陶瓷发轫于东汉,兴盛于清末,辉煌于现代。两千年的历史积淀,让醴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瓷城。从坐落于城区的博物馆到隐藏在乡野间的古窑址,从大道旁的工业厂房到街边小巷里的店铺,你几乎处处可以感受到陶瓷在这座城市里的吐息。
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醴陵瓷,心中的疑问便也随之而生,那就是醴陵瓷器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能这么火?
醴陵瓷,好品质
“宋元看五大名窑,明清看景德镇官窑,近现代看醴陵窑。”这是陶瓷业界专家对醴陵陶瓷的肯定。从醴陵最早为人知的釉下彩瓷来说,虽然只有百年历史,但其创下的佳绩却举世瞩目——
1907年,湖南瓷业公司发明创造了五种高火性釉下颜料,并成功烧制出釉下五彩瓷器。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最高优质金牌奖,被外国媒体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1957年,经过不断地试验与创新,醴陵釉下彩薄胎瓷真正达到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要求。同年,醴陵陶瓷研究所首次承接外交部“使馆瓷”,卓越的品质广受好评。此后,醴陵一直承接国家用瓷制作任务,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官窑”。
醴陵釉下彩瓷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不仅要进行配料、打磨、成型、施釉、彩绘等100多道工序,还需经历1380℃左右的高温淬炼。其成品水灵通透,清新雅丽,令人爽心悦目;而且耐磨损,耐酸碱,不褪色,不含铅镉。
好的品质,自然受到追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醴陵瓷风靡全国,甚至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那个年代,几乎全国的饭店、宾馆都以用醴陵瓷为傲,有一家河南郑州的宾馆甚至请当时的国家轻工部写了批条给醴陵瓷厂,希望能为他们资助一批瓷器。”通过与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研发部副部长肖迪强的交谈,醴陵瓷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陶瓷品类多样的瓷城,醴陵日用瓷有高温瓷、炻瓷和陶瓷酒瓶等细分品类。捡瓷器爆火期间,游客们来醴捡拾的,大都是炻瓷产品,也是醴陵对外出口的主力军。
这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产品,坯质致密坚硬,烧成温度1250℃左右,可以一次装烧。经过30年的发展,醴陵现在的炻瓷产品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种单一色和器型,演变到现在的琳琅满目、五彩缤纷。
每一个醴瓷人都深知:漂洋过海走出国门,醴陵瓷不仅是“China”(瓷),更代表“CHINA”(中国)。因此,一直以来,醴陵炻瓷都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2010年,醴陵诞生了全国首个日用炻瓷地方标准,对日用炻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制定了严格的规范要求。“一件A级品的检定,要经过重量、尺寸、器型、色值、光泽度等多项检测。一旦有釉缕、橘釉、针孔、气泡、黑点、裂纹等瑕疵,就会被淘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检测中心负责人袁莉表示,这些被淘汰的产品,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使用价值的。正是在醴陵炻瓷产业绝不将就的完美主义之下,才造就了当前“捡瓷器”的热度。
除了日用瓷,你很难想象,醴陵人还能将一块泥巴送上“电力珠峰”。2021年12月,坐落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那曲羊八井国家电网高海拔试验基地,对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电瓷产品展开性能测试。要应对极端环境,还要能完美展示自己的性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醴陵电瓷企业来了3家,它们与央企同台竞技毫不逊色。参与测试的1100千伏所有电瓷产品,全部通过了抗震、抗冻、抗风等一系列指标,醴陵电瓷率先攻克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应用难题。
从西部的风力发电厂,到西南大山里的发电站,甚至远在南美的输电线路上,都有来自醴陵制造的电瓷产品。醴陵的电瓷产品涵盖电站、线路用瓷等领域,产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还成功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出口电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醴陵瓷,好企业
在醴陵瓷器百年辉煌史中,一批批优秀陶瓷企业如黑夜中璀璨的明珠,他们奋楫潮头,用敢闯敢拼的精神将醴陵瓷推向了巅峰时期。
1906年,熊希龄创办了“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国内拥有先进技术的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醴陵瓷业从此转入细瓷生产阶段,这促成了釉下五彩瓷的诞生,揭开了中国陶瓷文化崭新的一页。
群力瓷厂和国光瓷厂,是醴陵陶瓷巅峰时期的“见证者”和“创造者”。群力以精品瓷、艺术瓷为立厂之本,它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共同承制了国家领导人生活用瓷,让醴陵成为了当代“红色官窑”。国光瓷厂是国内首家外贸自营出口企业,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可以自主与国外客商进行商业洽谈。上世纪80年代,国光瓷厂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亿元,日用瓷出口量上世纪90年代就在全国独占鳌头,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陶瓷企业。
与时代发展同步,曾经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生产线。“目前,醴陵拥有省级以上‘绿色工厂’企业7家,国家级智能制造应用场景1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车间4家。新世纪5G陶瓷智慧工厂、华联314园区日用陶瓷生产线智能改造升级等项目在建设中。”科工信局产业股周浩介绍。
如今,醴陵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1个,省级单项冠军产品2个。涌现出华鑫电瓷、浦口电瓷制造、湖南湖电、阳东电瓷等电瓷名牌企业;华联瓷业、新世纪瓷业、陶润实业、泰鑫等日用瓷知名企业;醴泉窑、尚方窑、国瓷振美等艺术瓷品牌企业。
醴陵瓷,好匠人
这场泥与火的交响乐曲中,匠人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环。玩泥巴,醴陵人是专业的。
“在醴陵,几乎每一户醴陵人家里都有一位陶瓷产业的从业人员。”这句话并不夸张,醴陵106万的人口内,直接从事陶瓷产业的有将近20万人。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为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发散每一份光和热。
“岁月不负耕耘,时光凝练品质。”这是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墙上的一幅标语。作为醴陵陶瓷发展史上的“黄埔军校”,它的前身可以追溯至百余年前。1956年,陶研究所开始主办醴陵县业余美术训练班,共轮训600多名彩绘工作。这一年,陶研究招收了第一批高小毕业生,分别分配在彩绘、雕刻、工业瓷等工序……盘点醴陵近代陶瓷百年发展历程,陶研究所及其前身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现在,醴陵不仅有陶研所承担醴陵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综合研发、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职能,还建立了湖南省陶瓷技师学院、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培育了一批批莘莘学子,为醴陵陶瓷产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无论是实业救国的熊希龄、文俊铎,还是将濒临失传的醴陵釉下五彩瓷恢复并延续下去的吴寿祺和林家湖,亦或是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将醴陵陶瓷推向巅峰的邓文科、陈扬龙、熊声贵、邓景渊等老一辈陶瓷巨匠。他们用一生去坚守,去求索,激励无数后辈投身瓷业。
截至目前,醴陵共有陶瓷艺术人才202人,其中,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19人;省级陶瓷艺术大师113人;非国家、省级大师70人。他们或伏案作画推陈出新,或埋首研究以期更进,或加入企业指点迷津,或站上讲台授业解惑。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后继,成就了醴陵的如“瓷”荣光。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回顾醴陵陶瓷产业的发展历史,那还真是数不尽夸不完的醴陵瓷,9月29日至10月3日,2024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将在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欢迎大家来到醴陵一起品味瓷器的魅力。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何菊婵
本文链接:https://wap.lilingnews.com/content/646843/62/1431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