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因为他,醴陵成为了红色官窑
2023-12-26 17:02:46 字号:

因为他,醴陵成为了红色官窑

在与毛泽东有关的文物中,毛瓷的关注度一直很高,在收藏界也享有盛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根据记录,从1958年到1974年,醴陵16年间为毛泽东创烧专用瓷共1555件,代表性作品包括1958年的胜利杯、1971年的釉下彩瓷餐具和烟灰缸、1972年为中南海定制包括毛泽东使用的生活用瓷、1973年试制带盖鱼盘和浅底三大碗,以及1974年为庆贺毛泽东寿辰烧制的双面釉下薄胎五彩花卉碗。不得不说,醴陵瓷能走进中南海,走到舞台中间,伟人的力量功不可没。

口授成立瓷器公司

图片

1956年5月,毛泽东到南方考察,湖南省汇报团赶到广州报告工作。期间汇报到湖南工业生产情况时,毛泽东主动问到醴陵瓷业的情况:“醴陵的釉下彩是得过国际金奖的,现在怎么样?”原来,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曾多次到醴陵,他对醴陵的山山水水、民情风俗和物产都很熟悉。毛泽东的这一问,让沉寂多时的醴陵瓷重回人们视野。担任省工业厅副厅长的杨弟甫不久前正好来过醴陵做调查,他汇报了当时的醴陵瓷业现状:1955成立了陶瓷研究所,又从农村找回了原来从事釉下彩的老艺人和几个徒弟,中断了20余年的釉下彩开始得到恢复。他同时汇报了当时存在的困难:国营、私营、手工业社、个体户几种所有制并存,矛盾很多。毛泽东当即表示,“把国营、私营、合作社和个体户通通都统一起来,成立一个瓷器公司,可以试办么?”湖南省委领导从广州汇报回来后,立即根据指示向国务院写了成立湖南醴陵瓷器公司的专题报告。于是,醴陵瓷器公司在毛泽东亲自倡议下,于1956年7月1日正式成立。同年6月,轻工部就已派出专家组进驻醴陵,和本地干部工人组成大型技改队伍,历时1年,成功完成了柴窑改煤窑工作,醴陵瓷业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图片

试制胜利杯

1958年6月,陶瓷研究所所长李维善接到了醴陵瓷器公司负责人王林卿从省会长沙打来的电话:“省委领导告诉我,这次试制的杯子是专门为主席做的,毛主席对最后送去的样品很满意。省委要求赶制40件,画花20件,白的20件,7月5日前送省委。”听到这个特大好消息,李维善激动不已。他这才知道研究所工程师们2个多月的辛勤劳动竟然是承担了这么荣耀的任务!

那是1958年4月,醴陵瓷器公司负责人陪同省委一位同志来到陶瓷研究所,他们带来一个桶形茶杯,无花无盖,质量粗糙,灰不溜秋的。要求照此改制一件,说是中央一位领导同志要的,时间越快越好。陶研所按照要求将杯子改大,加了盖。一个星期左右,就将试制的样品派专人送省委审查。两个多月时间里,前后修改了6次。最后定型的杯子,比原样改矮了、加大了、底部内收,杯身呈现流畅的线条,还增加了杯盖。并且,杯瓣也加粗了,呈弧形状线条,空间的拓宽使端杯的手感更舒适方便。茶杯的底足,则分为内外两半,外边光滑带釉,里面不施釉的一半向上挖去3毫米。这样,茶杯就不会擦坏桌子的台面。

图片

王林卿在电话里说,要给杯子取个名字。为此,他和李维善还就此“争执”了一番。王林卿说,叫“幸福杯”吧 ,或者“跃进杯”、“解放杯”也好 。李维善则提议叫“胜利杯”。但王林卿主张叫“幸福杯”,李维善认为还是叫“胜利杯”好。他说,一来象征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二来也寓意此次试制工作的胜利。听了李维善的阐释,王林卿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胜利杯由此定名。

第一批胜利杯1958年7月2日完成,送湖南省委60件(有釉下梅花、茶花共30件,白的30件),杯底特制了横排“湖南醴陵”正楷字样,上面加了一个和平鸽标志西赤红底印。不久,毛泽东就正式使用上了新送去的茶杯。

图片

图片

1960年春,北京人民大会堂管理处的董俊峰告诉李维善,醴陵在国庆十周年为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制造的蝴蝶兰胜利杯,首长很喜欢。他吩咐醴陵又做了120套(带托),一部分放在人民大会堂转送中南海毛泽东住地了。这种蝴蝶兰胜利杯,从1960年起一直使用到1976年老人家逝世。

四季花碗贺寿

1974年秋,毛泽东同志最后一次回湖南,在省委九所住了114天。那时,伟人年事已高,手有些抖。时任省委书记的张平化为了庆祝他的生日,提议烧制一批轻巧的瓷器,作为家乡人民对他的祝福。

很快,毛泽东的生活“管家”原中央警卫局副科长吴连登和原湖南省委接待处处长肖根如持中央办公厅的介绍信,来到醴陵群力瓷厂和省陶研所,下达了制瓷任务,但当时并没有说为谁制作。只是要求:这批釉下五彩,内外双面都要有花;重量轻而结实耐用;保温效果好;无铅毒,不含镉,确保使用者健康;永不褪色。

釉下彩双面有花,这在当时尚无先例。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醴陵的技术人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试制,于1974年11月烧制成功。红月季、红芙蓉、红秋菊、红腊梅四种纹饰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图案鲜亮柔美,花朵对称、均匀统一,花色娇艳欲滴。全部是双面绘制,在中国陶瓷彩绘工艺史上独树一帜。

图片

不仅如此,这批晶莹剔透、巧夺天工的薄胎釉下彩瓷碗,瓷泥是采用被称为“软黄金”的洪江大球泥,仅存数吨,已被封存。碗壁厚不足1毫米,在灯光的照射下几乎透明。隔热性极好,注入开水也不烫手,完美展示了“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

12月26日是毛泽东生日,12月23日,周恩来乘专机抵达长沙,一则汇报四届人大筹备工作,二则为他祝寿。两人用餐时使用的,就是釉下五彩薄胎碗。

“当我们拿出醴陵烧制的这批瓷器时,毛主席很高兴,饶有兴趣地拿了两个碗看了又看,并轻轻地相互碰了一下,声音很清脆。特别是瓷器上的图案,主席很喜欢,连声称赞‘家乡的瓷器真好啊!’”吴连登还回忆,用上醴陵瓷器后,直到他老人家临终前吃的最后一顿饭,使用的都是醴陵的餐具。

这批“毛瓷”当时仅挑选了四季花卉图案的碗、杯、碟等各40件送给毛泽东使用。后来被称为“毛瓷四季花碗”,其余产品除经湖南省委特别批准,发了不足10件给参与研制的人员作为纪念外,全部就地销毁。

图片

1976年9月9日,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醴陵人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创烧了毛主席纪念堂用瓷《釉下彩蓝芙蓉大花缸》,寄托哀思,常伴伟人。

醴陵“毛瓷”的创作传奇,不仅代表着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绝世工艺,让醴陵成为了当代“红官窑”,也承载着伟人毛泽东和醴陵的深厚情缘。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程耿孺

编辑:宋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